全国咨询热线:027 - 6786 1665

首页 | 自考学历 | 成教学历 | 网教学历 | 教师资格 | 建造施工 | 人力资源 | 职业资格 | 在职考研

超越知识获取注重实践学习

News!父母学历高低对孩子升学也有影响?

日期:2015-07-03 来源: 点击:

  近日,昆明某初中招生,要求提供孩子父母的学历证明,虽然学校表示该要求与录取无直接关系,仅用于了解学生及其家庭情况,但还是引来很多家长热议。

  家长们的担心主要有两点:一是怕自己学历低影响孩子进好学校;二是即便孩子进去了,将来也会受到不公平对待。

  小升初要看父母学历,这事儿去年在南京发生过,当时也是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反对的声音居多。在赞成这一举措的意见中,最有说服力的理由是,学校可以借此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情况作个大致评估,方便日后因材施教。这当然是有道理的,但没法解释为什么非得在招生这个节骨眼儿上要求提供父母学历证明,而不是在孩子入校之后。

  因此,尽管学校称父母学历“只是参考”,但毫无疑问会关系到孩子升学,虽然“与录取无直接关系”,但间接关系也是“关系”,父母学历显然已成为小升初的一道隐性门槛。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尤其是民办学校招生,就是一场优质生源争夺战。什么是优质生源?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标准只有一个,就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只是教育部明文规定,小升初免试入学,不能拼分数,这样一来,学校就没法以学习成绩来判断学生“优劣”,只能退而求其次,看父母学历高低。父母学历高,子女的智力和学习能力相对就较强——虽然并不绝对,但也符合一般人的认知。这其实是一种变相的拼分数,拼的是学生父母的分数。

  从教育公平的角度说,小升初看父母学历明显有招生歧视嫌疑,而且让人嗅出一股“血统论”的陈腐味道。但又很难说,这就是违规之举。民办学校拥有一定自主招生的权利,尤其是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总要设置一些门槛进行筛选。而无论设置什么样的门槛,都有可能涉嫌歧视——户籍?智商?小学老师评语?或是某一方面的特长?听上去都不怎么靠谱。

  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

  有个现象值得关注。目前昆明仅有一所民办初中招生要求提供父母学历证明,而这所初中是昆明家长公认的名校。俗话说“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名校也从不担心门庭冷落,所以它招生时有设置苛刻条件的底气,就算门槛再高,家长们也一样趋之若鹜。这就涉及到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即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若所有的学校在硬件配置、师资力量等方面都差不多,学校招生时要求看家长学历这种让低学历家长感到难受的事情大概不会发生——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我们的教育把学校分为“好学校”和“差学校”,把学生分为“优生”和“差生”,这样一来,自主招生、双向选择就变成了学校争抢所谓优质生源,学生和家长一窝蜂地想挤进名校,诸多教育不公平现象皆由此而来。理想状态是,学校无“好坏”、学生无“优劣”,差别仅在于办学特点不同、学生兴趣有别,学校招生、学生择校时依此排列组合,而不是看父母的学历。

  在应试教育积弊重重以及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大环境下谈教育公平,是一件令人纠结的事情。教育链条上任何一个环节都不是孤立的,就像只要有高考指挥棒在,就很难去指责一些疯狂早教现象,不能输的起跑线在那儿摆着呢。小升初看父母学历纵有招生歧视之嫌,也是有现实土壤支撑的,有点儿悲哀地说,总比看父母工作单位、官职大小要让人更容易接受一些吧。

  看来以后,学历高低,不仅仅只是关系到自己的工作生活和未来发展,还有可能在无形中影响到孩子的择校以及教育问题啊!



校区分布Campus Map

友情链接Friendly Link

 
华祺教育